目前,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用生物质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以美国、瑞典和奥地利等国为例,生物能源的应用规模,分别占该国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4%、16%和10%;在美国,生物能源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1万MW,单机容量达10~25MW;在欧美,针对一般居民家用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及配套的高效清洁燃烧取暖炉灶已非常普及。
从上面可以看出,国外的生物质能源发展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我们国内好像不是很好,至少现在国内生物质颗粒能源应用这块就没有达到国外的水平,那么国内的生物质颗粒发展有哪些问题,导致其发展不如国外呢?
一、生物质颗粒认知度不够
大多数人对生物质颗粒具有高能、环保、使用方便的特性认识不够,甚至许多用能单位根本就不知道有生物质颗粒产品,更谈不上认识和应用。
二、生物质颗粒制作耗能大
目前,我国采用的制粒方法均为传统生产方法,它与现有的饲料制粒方式相同,即原料从环模内部加入,经由压辊碾压挤出环模而成粒状。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烘干、压制、冷却、包装等。
该工艺流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首先在颗粒压制成型过程中,压强达到50~100MPa,原料在高压下发生变形、升温,温度可达100℃~120℃,电动机的驱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第二,原料的湿度要求在12%左右,湿度太高和太低都不能很好成粒,为了达到这个湿度,很多原料要烘干以后才能用于制粒;第三,压制出来的热颗粒(颗粒温度可达95℃~110℃)要冷却才能进行包装。后2项工艺消耗的能量在制粒全过程中占25%~35%,加之成型过程中对机器的磨损比较大,所以传统颗粒成型机的产品制造成本较高。
三、服务配套措施跟不上
生物质颗粒产品生产出来后,运输、贮藏、供应等服务措施跟不上,用户使用不方便。